01
校长怎么看?
校长1:
教辅应该由备课组指导老师选,学校统一采购。
老师选教辅就像买任何商品一样,首先看适合,其次是价格。质量和适合是第一位的。一个年级用同一套,重点班可以再买一套。
新华书店的价格也不低,折扣还高,比我们直接从外面买高一倍。
校长2:
教育厅目录上的一科一辅是上面定的,直接随教材发,学校没有话语权。通常一个市发同一种,使用率不高,内容太旧,可以不要。
学校会再订一套,是备课组带老师一起选,校长不干预,同一年级的一个学科用一种教辅。
展开剩余76%从外面买一般约 40 折给学校,备课组留 20%作为活动经费,学校没有经费给备课组,老师个人不会拿。
(人们担心备课组选购有腐败……)老师腐败,那是寥寥的,如果查到这个份上……【叹气不语。言外之意:那官场可以连锅端了。】
02
老师怎么看?
小学老师:
教辅不是越多越好,多了不消化也没用。老师还是站在有用的角度,觉得有用才会推荐,数量不需要太多,一科有一本好教辅就够了。
全省统一用一套不合理,因为各地教学有差异,城乡有差异。最好有多套可以选,一线老师选择更好,不同的班可以用不同的教辅,年级组会统筹。
初中老师:
目录教辅内容老旧,不能与时俱进,加上全省统一一套,不能兼顾各级学情。比如,一线城市和三、四线城市、乡村、边远山区,学生天壤之别,统一用一套目录教辅,显然是不合适的。
说是自愿,其实每学期都是开学第一天就收费并且硬性发下来,过后再补填自愿购买的单子。很多学校订了都没有用,有的甚至直接当废纸卖掉。
这种做法的后果:资源浪费,给家长增添不必要的经济负担,严重影响教学质量。因为不允许购买其他适合的教辅,老师不得不大量复印,复印费比买教辅还高,一个班复印费一两万是常态,家长意见很大,也加大了老师的工作量。
建议取消目录,把选择权交给老师,老师最了解学生的学情。数量上可以一科一辅,既减轻老师、学生、家长的负担,也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。
03
家长怎么看?
家长1:
【乘出租车,与司机聊。】
(家有正在上学的孩子吗?)马上要上高三。
(做的教辅多吗?一学期买教辅得花多少钱?)没太注意算,一学期教辅资料得近千吧。
(能记得它们的名字吗?)我们现在用的是**和***。还有一些叫不上名字的,买了也没有用——连一部分勾选着用都没有,是根本都没用。
(您觉得这些不用的书是谁让订的,老师还是上面的领导?)我也不清楚是谁让订的。应该不是老师,因为如果他订了不用,他会直接面对学生和家长的质疑。
(您觉得谁来推荐更好?)有经验的老师推荐会更好些。家长不懂,家长买的孩子也不做。
(统一买可能有回扣,愿意家长自己买还是老师统一买?)教辅版本多,家长选起来很费劲。最好老师统一买,家长也省心,只要价格不要太离谱。
家长2:
【酒店早餐,同桌是两个电信系统的人。】
(电信系统的情况怎么样?)也不好过,新装机的少了。
(以后的方向?)要服务企业客户,企业对宽带的要求高。
(家里是否有正在上学的孩子?)已经上大学了。
(是否有印象他们做教辅,一年为教辅大概花多少钱?)没印象了。跟其他教育费用比,教辅不算什么钱。
(会不会觉得老师推荐一个班的教辅有回扣或腐败?)一个:不会吧。另一个:那能有多少钱?
(为了治理老师选购腐败,省里请专家推荐教辅目录,还限价格,是否是一个好办法?)警觉:评选的规则是什么?
(限价后价格低,就没有腐败了呀。)价格低能有好东西吗?
发布于:广东省可查的实盘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